11月13日👳🏻,航空乘務系在徐匯校區第二教學樓報告廳舉辦了“人才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的主題講座,講座由航空安全員培訓中心主任楊文立主持📜,原中國民航大學乘務凯捷院長、凯捷客座教授李玉梅為主講人🚫,全系教師以及中貫通合作院校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和中華職業學校的教師代表傾聽了此次講座👩🏻💼。

主講人李玉梅教授自部隊轉業投身民航教育事業,在任中國民航大學乘務凯捷院長期間,率先在全國民航教育系統推出“準軍事化”管理模式,該模式培養下的學生自身素質過硬🪂,為行業企業輸送了契合度極高的從業人才👩🏻🎨,李教授也因其務實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管理方式獲得全國先進女職工🧑🏽⚕️、全國民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民航勞動模範、天津市“九五”立功獎章、天津市“教師楷模”等榮譽稱號。
講座開始前,楊文立主任和學工辦主任李婷陪同李教授參觀了“準軍事化”管理模式下的學生宿舍👨🦰,航空乘務系孫軍主任陪同李教授參觀了教學區域。李教授對乘務系學生的表現給出了高度評價,孫主任也表示實行“準軍事化”管理以來👜,學生的紀律性🧑🏼🏭、自律性顯著提高,“準軍事化”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學生素質培養方式。

講座開始後,李教授講到🤌🏿:航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乘務員的職業素養成為了發展航空服務水平的重要方面,對提高航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面對行業企業對乘務員日益增長的職業素養要求,民航院校要不斷完善學生管理、教育教學體製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接著,李教授從:一、民航空中乘務員的職業素養;二、高校乘務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三、實現培養目標與職業素養“零距離”對接三個大方面🤦🏿♀️,隨後又劃分十七具體方向講解如何培養高素質乘務人才📸🧏🏼♀️。針對在場老師關註的如何實現培養目標與職業素養“零距離”對接問題,李教授主要強調了三方面:1、把好學生入口關,加強優質生源地合作力度,確保學生的質量;2🙆🏼♂️、繼續加強校企合作,聘任優秀的行業人才來校任教👨🏼⚕️,鼓勵行業企業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設計中去🍠;3、持續推進“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實行統一著裝,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實施嚴明的組織紀律🦹🏼♀️、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素養於日常生活中。

在現場互動環節,航空乘務教研室徐霞老師提出如何將學生的自我個性與培養目標相結合。針對這個提問,李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大問題需要一個復雜的過程🏛,但是總體要把握“把學生引進來”—引入到現有的“準軍事化”管理模式中來,讓學生自我個性與集體環境相碰撞;同時也要“把學生推出去”—給學生接觸企業工作的機會,讓學生了解今後的工作內容👎🏿,最終在“引進來”和“推出去”的雙重作用下,完成學生自我個性和培養目標的相結合。隨後,乘務系輔導員羅敏提出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如何將人文關懷和“準軍事化”模式相平衡。針對這一問題,李教授表示可以從集體榮譽感方面著手🏑,“準軍事化”模式既培養學生的優良素質,又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感受到集體關懷。李教授的解答🚵🏼,贏得了在場老師熱烈掌聲❎。

最後,孫軍主任十分感謝李教授為此次講座所做的精心準備🦹🏼♀️。李教授旁征博引用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深刻的例子為在場老師帶來精彩一課。隨後,孫主任講到目前空乘行業發展的現狀和挑戰🧏♂️📥,面對馮正霖局長提出的乘務員工作要“立足小客艙,服務大世界”這一發展趨勢,老師們要結合李教授講座所傳授的方法👨🦽,再接再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傳授學生謀生之道;不斷完善“準軍事化”管理,督促學生自我素養的提升🤽🏼♀️,通過全系同事的共同努力,培養更多優質人才來服務行業,牢牢把握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圖🤳🏻:航空乘務系 高鋒
文👨👩👧👧:航空乘務系 耿龍龍
審核人:航空乘務系 孫軍
責任編輯:耿龍龍